第一百四十四章进军热河
在接下去的几天,长城的喜峰口、古北口、冷口,以及山海关南面阵地,都遭到日军攻击。虽然我军有地势的优势,但日军有飞机大炮的优势,战斗打得很艰苦,双方的伤亡都挺大。
面对各种战报,张学亮焦急万分,身体又吃不消,靠一个多小时打一针吗啡,精神是一阵好一阵差的。虽然手下的人分担了主要事务,但主帅这个样子还是不行的。有时候他的脾气大得很,手下谁也不敢吭声。只有才弥先生和黄琪翔这样的人前面,少帅不敢发脾气,毕竟人家不是他的部下,是客人。所以,有些事,东北军的人就找徐辉徐将军去提出意见。
张学亮开始时曾经想命令所有的抗五军、抗一军、抗二军等,都进军热河,想两面夹攻,减轻长城这儿的压力。
这招可不是什么好办法,因为抗日义勇军还是在敌人后方根据地起的作用更大。财迷还怕随着抗日义勇军的调动,各地的日军都来拦截追打,损失会更大,所以,财迷反对这样的命令。
进入热河敌后的任务,还是由抗五军还在河北的部队来承担吧!在涞源,抗五军还有一万几千部队。财迷这时正在后悔自己错误判断形势,没把他们早一点派到热河。而少帅听说抗五军还有一万多部队在后方,也吃惊不小;他以为除了在东北境内的抗五军,就只有在山海关南面和喜峰口上的三个团了。这是不是后来少帅任命才弥先生任热河省省长的原因?
几天后,看到日军被阻止在长城一线,张学亮也同意不调别的抗日义勇军进热河。除了抗四军和冯占海的部分抗二军部队进入热河开鲁一带外,其余义勇军都按命令,在原地抗日。说实在,多数的抗日义勇军是不肯服从命令,离开自己地盘的。
三月十日,蒋中才他们就批准了张学亮的辞职,并派何应钦来代替张的职务。
这个时候当上热河省省长可不是一件好事情,张学亮在仓促中任命,事先都没和财迷说一下,就宣布出去了。事后财迷再推托都不行了,抗日的事情,怎么能不干呢?但给财迷的好处就是给了他七千名东北军官兵和一个东北军“军长”的官位。
财迷任命陈明仁为第三十六师代师长,带领这一届教导队四百多队员去整编、训练七千多东北军。另外又把涞源基地的五个大队一万三千多部队调到热河前线,涞源基地只留下一个大队和第一纵队的教导队。
财迷既然担任了热河省省长,就要图谋收复热河。这样的话,军队的数量就不够。于是,命令再在各地招兵,到涞源集训,计划再搞一个纵队。现在共济会企业的利润比上一年又多了;宋子文在税收上又优惠一点,这就是二百来万;去年一年的军费都没用到财迷的钱,而从东北日军手中夺到的钱,放入大华联合银行的收益(光是利息),每年也有二百多万!这样多成立一个师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而且,凭着共济会的力量,在全国各地招收一万抗五军新兵,只花了不到十天就完成了!还超额完成了百分之二十!这是任何别的军队不可能办到的事。
这样,抗五军先后进入热河敌后的部队一共有七个大队一万八千人,只有军部和二个大队留在长城一线,一个在山海关后面,一个与军部一起在喜峰口后面。而陈明仁带的东北军三个团,就在军部后面一带。
财迷还任命章芝春为热河省副省长,并暂代省长。你不要奇怪,这个时空是反过来的,好像只有军官才能当省长、市长;大家也觉得正常:这年头,手下没兵,谁听你的?
而财迷自己,于十五日陪张少帅一起离开北平去上海,住入科辉医院,准备为张戒毒。
抗五军就以黄琪翔为代总司令,章芝春为副总司令,傅家兄弟分别为现有两个纵队的司令。叶子雄调到涞源,带领那儿的一个大队,并负责络绎到来的一万多新兵的训练。
财迷回上海当然不是光陪少帅戒毒这一点事。现在长城抗战中,敌人的飞机对我军是个大麻烦。虽然抗五军用机枪、步枪对空射击,也击落过两架敌机,迫使日军飞机飞得高一点,但总的说来,还是处于被动。所以,抗五军要不从国外进口高射炮,要不自己生产高射机枪。这就要财迷回来看看了。
自从鬼子退出“国联”后,美、英等国家对我国的支持多了一点点。特别是经济上给了蒋中才一些贷款,什么“桐油贷款”之类的,使蒋中才政府缓了一大口气。但在军事和军火上对我国支持最大的,却是德国。
当时列强对我国的政策基本就是“反日防华”大华是块大肥肉,是列强们共有的!日军想要独吞,这是破坏了“游戏规则”的,列强是坚决反对的。
但是,大华想要摆脱现在半殖民地的地位,也是一些列强不愿意看到的。好多列强都在不久前侵略过我国,如果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强盛了,要他们把放在博物馆中抢去的赃物还给我们,他们愿意吗?他们口口声声说要“正义”侵略和抢劫是非正义的,他们不知道吗?而且,他们正在我国获得大量的利润,只要是有利于他们获得利润的政策,就是好政策,反之,就不是好政策,他们就要反对。
所以,他们要“防华”防止有这么多人口的国家成为“醒狮”成为“黄祸”!他们不肯卖高级一点的武器给我国。有的国家还不愿意为了国际正义而得罪东洋人;在利益面前,他们是不顾什么正义的。
而德国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缘故,这时也在受到这些列强国家的制约,对日喷又没什么好感,所以,只要有钱赚,就愿意卖一些武器给我们。当然,像潜艇之类尖端保密武器,还是不能卖的。
德国高射炮价格要每门美金三万元(九万多大洋),而高射炮弹每发美金三十五元(约一百一十元大洋!)。也就是说,一发炮弹,就相当于财迷出厂的两支配二百发子弹的侧把子驳壳枪!一门高射炮,可以让财迷生产火箭筒几百发!
所以财迷最后还是没敢买德国的高射炮,只是自己生产了一些让重机枪可以对空射击的架子,轻机枪也可以架在这架子上对空射击。
从去年上海抗战和东北之行,抗五军缴获了一些日军的重机枪。日军重机枪的枪管是空气冷却的,比我军流行的马克沁水冷式机枪要轻得多,但连续射击时间也要短一点。财迷以另一时空的经验,把日军重机枪稍作改动,生产了加大空气散热效果的机枪和可更换枪管的重机枪两类,重量都比日军的机枪略轻一点。
对空射击用的架子,也只是在原来重机枪三角架上的改进,把枪支撑得更高了一米而已。
至于用人的肩膀当枪架这样的办法,不用教就有人想到了,不过效果不太好,射击精度要低一点,更别说容易受伤、危险性大了。不过有战士想到一个办法:在树杈枝上用一根麻绳把机枪吊起来,对空射击;在掌握了后座力的影响后,效果倒可以,还有树可以做掩藏。
我防守长城的军队,就用机枪击落了几架日军飞机,以后敌机就不敢飞得较低来投弹、扫射了。机枪的缺点是射程太近,飞机飞得高一点,就打不到了。
看来,现在打敌人飞机的最好办法,还是在机场打它。
打敌后游击战,是抗五军的特长。可以在自己选择的地点时间打击敌人,打不了就跑,比打阵地战要好打。
抗五军首先选择的目标是进攻冷口的日军。这儿的日军一个师团加一点伪军共三万人,而守军是晋军商震部三十二军,相对人数比较少。
鬼子是最会欺软怕硬,喜峰口一带由抗五军和二十九军防守,痛打了鬼子一顿,他们就退后几十里,基本不敢再攻了。防守古北口的是中央军,财迷觉得他们的战斗力怎么也应该比较高一点。
防守冷口的晋军商震部在一九三一年七月投奔了蒋中才,现在也算是中央军编制。但财迷对他们的战斗力最担心,所以先让抗五军打冷口背后的日军。
其实这次商震的部队确实打得挺勇敢,让人对晋军刮目相看。不过打得勇敢,部队的伤亡也大,他们也是在苦战中。
长城还在我们手中,抗五军五个团一万三千人的大部队就越过冷口边上的长城,悄悄进入热河,绕到了鬼子的背后。
利用鬼子还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人,抗五军还是用了老计谋。先用埋伏战打一支前往冷口的日军运输队,但这运输队并不是目标,而只是一个诱饵。
鬼子运输队遇伏击后,向前面冷口的敌军求援。而抗五军早有三个大队埋伏在鬼子援军的必经之路。敌军两个大队的援军先后都落入抗五军的伏击圈。
这儿要说明的是,抗五军的“大队”其实是二千五百多人,相当于这个时空华军部队的一个团。而日军的一个大队,只有一千多人,相当于我军的一半。 展开全部内容
面对各种战报,张学亮焦急万分,身体又吃不消,靠一个多小时打一针吗啡,精神是一阵好一阵差的。虽然手下的人分担了主要事务,但主帅这个样子还是不行的。有时候他的脾气大得很,手下谁也不敢吭声。只有才弥先生和黄琪翔这样的人前面,少帅不敢发脾气,毕竟人家不是他的部下,是客人。所以,有些事,东北军的人就找徐辉徐将军去提出意见。
张学亮开始时曾经想命令所有的抗五军、抗一军、抗二军等,都进军热河,想两面夹攻,减轻长城这儿的压力。
这招可不是什么好办法,因为抗日义勇军还是在敌人后方根据地起的作用更大。财迷还怕随着抗日义勇军的调动,各地的日军都来拦截追打,损失会更大,所以,财迷反对这样的命令。
进入热河敌后的任务,还是由抗五军还在河北的部队来承担吧!在涞源,抗五军还有一万几千部队。财迷这时正在后悔自己错误判断形势,没把他们早一点派到热河。而少帅听说抗五军还有一万多部队在后方,也吃惊不小;他以为除了在东北境内的抗五军,就只有在山海关南面和喜峰口上的三个团了。这是不是后来少帅任命才弥先生任热河省省长的原因?
几天后,看到日军被阻止在长城一线,张学亮也同意不调别的抗日义勇军进热河。除了抗四军和冯占海的部分抗二军部队进入热河开鲁一带外,其余义勇军都按命令,在原地抗日。说实在,多数的抗日义勇军是不肯服从命令,离开自己地盘的。
三月十日,蒋中才他们就批准了张学亮的辞职,并派何应钦来代替张的职务。
这个时候当上热河省省长可不是一件好事情,张学亮在仓促中任命,事先都没和财迷说一下,就宣布出去了。事后财迷再推托都不行了,抗日的事情,怎么能不干呢?但给财迷的好处就是给了他七千名东北军官兵和一个东北军“军长”的官位。
财迷任命陈明仁为第三十六师代师长,带领这一届教导队四百多队员去整编、训练七千多东北军。另外又把涞源基地的五个大队一万三千多部队调到热河前线,涞源基地只留下一个大队和第一纵队的教导队。
财迷既然担任了热河省省长,就要图谋收复热河。这样的话,军队的数量就不够。于是,命令再在各地招兵,到涞源集训,计划再搞一个纵队。现在共济会企业的利润比上一年又多了;宋子文在税收上又优惠一点,这就是二百来万;去年一年的军费都没用到财迷的钱,而从东北日军手中夺到的钱,放入大华联合银行的收益(光是利息),每年也有二百多万!这样多成立一个师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而且,凭着共济会的力量,在全国各地招收一万抗五军新兵,只花了不到十天就完成了!还超额完成了百分之二十!这是任何别的军队不可能办到的事。
这样,抗五军先后进入热河敌后的部队一共有七个大队一万八千人,只有军部和二个大队留在长城一线,一个在山海关后面,一个与军部一起在喜峰口后面。而陈明仁带的东北军三个团,就在军部后面一带。
财迷还任命章芝春为热河省副省长,并暂代省长。你不要奇怪,这个时空是反过来的,好像只有军官才能当省长、市长;大家也觉得正常:这年头,手下没兵,谁听你的?
而财迷自己,于十五日陪张少帅一起离开北平去上海,住入科辉医院,准备为张戒毒。
抗五军就以黄琪翔为代总司令,章芝春为副总司令,傅家兄弟分别为现有两个纵队的司令。叶子雄调到涞源,带领那儿的一个大队,并负责络绎到来的一万多新兵的训练。
财迷回上海当然不是光陪少帅戒毒这一点事。现在长城抗战中,敌人的飞机对我军是个大麻烦。虽然抗五军用机枪、步枪对空射击,也击落过两架敌机,迫使日军飞机飞得高一点,但总的说来,还是处于被动。所以,抗五军要不从国外进口高射炮,要不自己生产高射机枪。这就要财迷回来看看了。
自从鬼子退出“国联”后,美、英等国家对我国的支持多了一点点。特别是经济上给了蒋中才一些贷款,什么“桐油贷款”之类的,使蒋中才政府缓了一大口气。但在军事和军火上对我国支持最大的,却是德国。
当时列强对我国的政策基本就是“反日防华”大华是块大肥肉,是列强们共有的!日军想要独吞,这是破坏了“游戏规则”的,列强是坚决反对的。
但是,大华想要摆脱现在半殖民地的地位,也是一些列强不愿意看到的。好多列强都在不久前侵略过我国,如果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强盛了,要他们把放在博物馆中抢去的赃物还给我们,他们愿意吗?他们口口声声说要“正义”侵略和抢劫是非正义的,他们不知道吗?而且,他们正在我国获得大量的利润,只要是有利于他们获得利润的政策,就是好政策,反之,就不是好政策,他们就要反对。
所以,他们要“防华”防止有这么多人口的国家成为“醒狮”成为“黄祸”!他们不肯卖高级一点的武器给我国。有的国家还不愿意为了国际正义而得罪东洋人;在利益面前,他们是不顾什么正义的。
而德国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缘故,这时也在受到这些列强国家的制约,对日喷又没什么好感,所以,只要有钱赚,就愿意卖一些武器给我们。当然,像潜艇之类尖端保密武器,还是不能卖的。
德国高射炮价格要每门美金三万元(九万多大洋),而高射炮弹每发美金三十五元(约一百一十元大洋!)。也就是说,一发炮弹,就相当于财迷出厂的两支配二百发子弹的侧把子驳壳枪!一门高射炮,可以让财迷生产火箭筒几百发!
所以财迷最后还是没敢买德国的高射炮,只是自己生产了一些让重机枪可以对空射击的架子,轻机枪也可以架在这架子上对空射击。
从去年上海抗战和东北之行,抗五军缴获了一些日军的重机枪。日军重机枪的枪管是空气冷却的,比我军流行的马克沁水冷式机枪要轻得多,但连续射击时间也要短一点。财迷以另一时空的经验,把日军重机枪稍作改动,生产了加大空气散热效果的机枪和可更换枪管的重机枪两类,重量都比日军的机枪略轻一点。
对空射击用的架子,也只是在原来重机枪三角架上的改进,把枪支撑得更高了一米而已。
至于用人的肩膀当枪架这样的办法,不用教就有人想到了,不过效果不太好,射击精度要低一点,更别说容易受伤、危险性大了。不过有战士想到一个办法:在树杈枝上用一根麻绳把机枪吊起来,对空射击;在掌握了后座力的影响后,效果倒可以,还有树可以做掩藏。
我防守长城的军队,就用机枪击落了几架日军飞机,以后敌机就不敢飞得较低来投弹、扫射了。机枪的缺点是射程太近,飞机飞得高一点,就打不到了。
看来,现在打敌人飞机的最好办法,还是在机场打它。
打敌后游击战,是抗五军的特长。可以在自己选择的地点时间打击敌人,打不了就跑,比打阵地战要好打。
抗五军首先选择的目标是进攻冷口的日军。这儿的日军一个师团加一点伪军共三万人,而守军是晋军商震部三十二军,相对人数比较少。
鬼子是最会欺软怕硬,喜峰口一带由抗五军和二十九军防守,痛打了鬼子一顿,他们就退后几十里,基本不敢再攻了。防守古北口的是中央军,财迷觉得他们的战斗力怎么也应该比较高一点。
防守冷口的晋军商震部在一九三一年七月投奔了蒋中才,现在也算是中央军编制。但财迷对他们的战斗力最担心,所以先让抗五军打冷口背后的日军。
其实这次商震的部队确实打得挺勇敢,让人对晋军刮目相看。不过打得勇敢,部队的伤亡也大,他们也是在苦战中。
长城还在我们手中,抗五军五个团一万三千人的大部队就越过冷口边上的长城,悄悄进入热河,绕到了鬼子的背后。
利用鬼子还不知道自己有多少人,抗五军还是用了老计谋。先用埋伏战打一支前往冷口的日军运输队,但这运输队并不是目标,而只是一个诱饵。
鬼子运输队遇伏击后,向前面冷口的敌军求援。而抗五军早有三个大队埋伏在鬼子援军的必经之路。敌军两个大队的援军先后都落入抗五军的伏击圈。
这儿要说明的是,抗五军的“大队”其实是二千五百多人,相当于这个时空华军部队的一个团。而日军的一个大队,只有一千多人,相当于我军的一半。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