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孔子学习“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里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说的是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这是千古颠扑不破的真理。南怀瑾先生的学生以老师为荣,而南先生自己却经常谦虚地说:“我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学生,也没有收过一个徒弟。我最讨厌人家把我当成偶像。吾乃一凡人,不足让人盲从我。”大师风范于此可见一斑。
《论语》里有一则故事: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日:“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说的是孔子学生伯牛生病,孔子去慰问他,他将手从窗户里伸进去拉着伯牛的手,说道:“这个人要死?,这真的是命啊,这个人竟然得这种病!这个人竟然得这种病!”
在古代礼节中规定,一个人得病了,要是君主来探望他,病人就要搬到房子南面的窗户下,让君主从南面看他。除了君主,别人要是去探望病人,一般不进病人待的屋子里慰问,再加上为尊为长者讳,所以老师更不应该去。而孔子则没有摆架子,不但去看他,还把手从窗户里伸进去慰问,可见孔子对学生是很谦虚的,他用他的谦虚来实践他“仁”的思想。
南怀瑾曾经说:像我们学佛的人,修持多年下来,生理和心理没有一点改变,那个脸还是拉得很长,让人都不敢望他,更不敢亲近。这就是不对了,修持的人即使有一点点成就,也会无形地影响旁人,让人觉得他可爱可亲,自然会起亲切感,或是庄严感。这个就是功德,是功夫成就而累积起来的。儒家弟子形容孔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看他的样子很庄严,有点令人害怕,可是一和他接近,就觉得他很温暖慈祥。所以说有道的人,色身一定转变了的。
从这个例子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此人是很谦逊的。而且他讲的那番道理也很好,不是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向来如此的。
翻开儒家典籍,随处都可以看到孔子谦谦君子之风度。《论语·子路篇第十三》里有这样一段文字:“樊迟请学稼。子日:‘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日:‘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日:‘小人哉,樊须也!……’”这段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樊迟请孔子教他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农民,樊迟请孔子教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菜农,樊迟走了之后,孔子说:樊迟是个小人,胸无大志,没有干大事的理想……别的不说,仅就敢于承认自己的欠缺这点而言,孔子是值得仿效的。
《老子·第二十二章》中讲到: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自我表现,反能德行更加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显示长处。这主要是教导人们不要主观,不要自满,不要骄傲,唯有以谦虚的态度示人,才能使自己的德行、功劳等更加彰显。
古今中外的将军何止千万,在我国古代武将的军职称号中有裨将军、偏将军、大将军;也有冠以威武字样的将军头衔,如车骑、骠骑、武威、建威、龙骧、虎牙将军等等。然而在东汉还有一位被称作“大树将军”的将领,这就是著名的战将冯异。“大树将军”并非正式的官衔,而是当时军队士卒们封给冯异的别号。
冯异自幼好学,熟读《左氏春秋》、《孙子兵法》等书。他原系王莽政府的一名郡掾,在家乡河南颍川郡任职。一次他去属县巡查视察,被刘秀的汉兵抓去了。幸亏他的从兄冯孝及乡友丁琳、吕安等均参加了刘秀的起义军,经他们的推荐,刘秀又认为冯异确系人才,故赦而录用他。冯异认为刘秀气度非常,可以与之共图大业,故决心归附他,回城率众迎降了。
冯异既有统率正规部队和治理郡县的才能与素养,又具备良好的作风。首先,他为人谦逊,在路上与其他将军邂逅时,他总是先引车让路。
其次,他率领的部伍整齐,进止皆有规矩,成为刘秀全军的模范。特别在每次战役结束后,部队要驻扎休整,将军们大多围坐争功论赏,独有冯异从不居功自傲,总是只身一人坐在大树下默默无言地思考战斗的经验教训。久而久之,人们看到他这种与众不同的作风,便称呼他“大树将军”。当他们攻破邯郸后,刘秀准备把收集的散卒分配给诸将,结果,兵士们都踊跃地报名,自愿归“大树将军”麾下。这种士卒们自发的爱戴之心,不仅使刘秀十分器重冯异,而且使“大树将军”这个称呼迅速在全军中传播开来。他们认为“大树将军”不单不居功自伐,而且把功劳归予将士群众,所以方获得将士的亲附。从此,“大树将军”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成为一个可敬可爱、可信可亲的形象了。
建武六年春,冯异去京师时,盘踞在陇古的隗嚣却趁机蠢蠢而动。一到夏天,守在西方的诸将累为隗嚣所败,军情十分吃紧。光武帝乃命冯异迅速进驻枸邑。在冯异尚未到达时,隗嚣的大将王元已带领二万人马下陇,并分遣巡逻的先遣部队进取枸邑。
此时,冯异主张在敌人大军未到前就去抢占枸邑。可是诸将均因战败胆寒而异口同声地说:“敌人兵盛,乘胜而来,其锋势彪悍而不可挡。应该驻军便地,慢慢地做出稳妥的作战方略来再图进取。”冯异说:“敌人临境,贪于小胜而深入进军。倘若枸邑失守则三辅动摇,关中不保,这是我担忧的主要原因。如今我军攻击的力量虽尚不足,但守之有余,故应该抢占枸邑,以逸待劳。”
冯异不顾众将的反对,亲自带领人马,偃旗息鼓,悄悄地进驻枸邑,先把城门关起来。王元的巡逻部队到达时,还不知道城中已有守军而大模大样地毫不戒备。冯异趁敌人麻痹大意,出其不意地突然树旗击鼓轰然而出。敌人惊惶失措地胡乱奔逃,冯异的军队乘胜追击数十里,并大破之。正巧祭遵将军的兵马又大破王元的军队于{开地。于是北地的诸豪长耿定等均叛隗嚣而归降汉军了。
这一战的胜利,其收获远远地超出了战场上的所得。由于打败了陇古的强敌隗嚣,不但确保了关中的安全,而且使盘踞在陇西的窦融更加靠拢汉军了。这样在四川称帝的公孙述就显得非常孤立。冯异一面把战况如实地报告光武帝,一面还继续向西北方进军。但是冯异并没有因此
其次,他率领的部伍整齐,进止皆有规矩,成为刘秀全军的模范。特别在每次战役结束后,部队要驻扎休整,将军们大多围坐争功论赏,独有冯异从不居功自傲,总是只身一人坐在大树下默默无言地思考战斗的经验教训。
久而久之,人们看到他这种与众不同的作风,便称呼他“大树将军”。当他们攻破邯郸后,刘秀准备把收集的散卒分配给诸将,结果,兵士们都踊跃地报名,自愿归“大树将军”麾下。这种士卒们自发的爱戴之心,不仅使刘秀十分器重冯异,而且使“大树将军”这个称呼迅速在全军中传播开来。他们认为“大树将军”不单不居功自伐,而且把功劳归予将士群众,所以方获得将士的亲附。从此,“大树将军”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成为一个可敬可爱、可信可亲的形象了。
建武六年春,冯异去京师时,盘踞在陇古的隗嚣却趁机蠢蠢而动。一到夏天,守在西方的诸将累为隗嚣所败,军情十分吃紧。光武帝乃命冯异迅速进驻枸邑。在冯异尚未到达时,隗嚣的大将王元已带领二万人马下陇,并分遣巡逻的先遣部队进取枸邑。
此时,冯异主张在敌人大军未到前就去抢占枸邑。可是诸将均因战败胆寒而异口同声地说:“敌人兵盛,乘胜而来,其锋势彪悍而不可挡。应该驻军便地,慢慢地做出稳妥的作战方略来再图进取。”冯异说:“敌人临境,贪于小胜而深入进军。倘若枸邑失守则三辅动摇,关中不保,这是我担忧的主要原因。如今我军攻击的力量虽尚不足,但守之有余,故应该抢占枸邑,以逸待劳。”
冯异不顾众将的反对,亲自带领人马,偃旗息鼓,悄悄地进驻枸邑,先把城门关起来。王元的巡逻部队到达时,还不知道城中已有守军而大模大样地毫不戒备。冯异趁敌人麻痹大意,出其不意地突然树旗击鼓轰然而出。敌人惊惶失措地胡乱奔逃,冯异的军队乘胜追击数十里,并大破之。正巧祭遵将军的兵马又大破王元的军队于汧地。于是北地的诸豪长耿定等均叛隗嚣而归降汉军了。
这一战的胜利,其收获远远地超出了战场上的所得。由于打败了陇古的强敌隗嚣,不但确保了关中的安全,而且使盘踞在陇西的窦融更加靠拢汉军了。这样在四川称帝的公孙述就显得非常孤立。冯异一面把战况如实地报告光武帝,一面还继续向西北方进军。但是冯异并没有因此
而居功自傲,其他将军就想趁机分取冯异的功劳。光武帝为此特下玺书说:“征西大将军冯异的功劳有如丘山,还自以为不足。他好比鲁大夫孟子反,战败齐国后反殿其功。为了崇尚他的谦让,特遣太中大夫前来赏赐征西吏士医药棺敛。凡是大司马以下的将军都要去亲自吊死问疾。”此后,冯异又进军义渠,先后平定北地、上郡、安定、天水等郡,威震西北,开拓了不少疆土,建立了不少功绩。建武十年夏,冯异和诸将进攻落门时,他病发而死于军营之中。
有位丹青爱好者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向住持释圆和尚诉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可至今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师傅,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有的画技还不如我”。释圆和尚听了淡淡一笑,要求其“现场直播”。绘画者问画什么,释圆说老僧平素最大的嗜好就是品茗饮茶,施主就为我画一把茶壶一个茶杯吧。年轻人寥寥几笔就画完了,一把倾斜的茶壶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源源不断地注入到茶杯中,画得栩栩如生。没想到和尚说他画错了,应该把杯子布置在茶壶之上才是。年轻人说大师有没有搞错啊,哪有杯子往茶壶里注水的。释圆哈哈大笑:“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够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是将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注入你的杯子里?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取别人的智慧和经验”。年轻人听后恍然大悟。
战国时期,魏昭王求贤,高参郭隗似乎是这样建议的,你把别人当做老师,那么比自己强百倍的人就会到来;你把别人当成朋友,那么比自己强十倍的人就会到来;你把别人当成部属,那么和自己能力差不多的就会到来;如果颐指气使,怒吼呵斥,那么招来的只能是厮役和奴隶。
看来,谦虚无论是于自身还是于一国一家的事业,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从上面的这几个事例可以看出,做人谦虚、不好大喜功、不自以为是的人不但受人爱戴和尊敬,还能让自己的德行和功劳更加彰显。而那些自以为是、自吹自擂、骄矜傲慢的人,只会让人厌恶,甚至自招祸患。
国学话谋略:
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但谦虚不是一种装模作样,更不是贬损自己、矮化自己。说白了,谦虚就是实事求是。
大凡一个民族的美德,几乎都是多少代人、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养成的。比如谦虚,上自孔子,下至当代伟人,都告诫我们“谦虚使人进步”。
有远见,成大事
记得有这样一则材料,说的是:一天,一位果农正在梯子上咔嚓咔嚓的把果树上一些旁逸斜出的枝条剪下来,这时有个小孩拿起个根枝条说:‘爷爷,为什么要剪掉它们,多可惜!’没错,剪掉它们是很可惜,可是这些斜出的枝条再往后的日子里却会和主干争夺营养,这样自然就不会结出甘甜硕大的果子。所以说这位果农正是比人们想得更远,我觉得人在社会上也是一样,不要被眼前的现象所迷惑,就是要看到预见往后的事情,敢于做出的选择,才能不后悔。
在现实中,我听的很多的是一个人如果要成功,就必须得具备卓越的眼光和成功应付事情的谋略。余世维博士说过:“一个人格局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这个格局应该就是指远见,胆识和谋略。在三国时期,南部地区发生了叛乱,诸葛亮准备平定叛乱,诸葛亮战前打听了孟获得为人,诸葛亮则决定智擒孟获,一次诸葛亮抓到孟获耐心的劝他投降,但孟获不听,周围战士有些生气,劝诸葛亮将其杀害,诸葛亮没同意,放他回去了。诸葛亮捉了放,放了捉,来来回回一共7次。孟获终于决定跟随诸葛亮,从此不在反,并跑到部落游说,让南部地区的部落全都投降。假想,如果诸葛亮不这样的话,还要废兵力与各部落抗衡,而这样不但多了员大将,还不损兵也不折将。
南怀瑾说:一个人知识的范围,包括学问、眼光、气度。一个没有眼光的人,只看到现实,再看远一点也是有限的;一个有远见、有高见的人,才有千秋的大业,永远的伟大。
《逍遥游》全篇的内涵,首先就是人生要具有高见,就是普通我们讲的见地、见解、眼光、思想。一个人没有远见,没有见解,如想成就一项事业,或者完成一个美好人生,是不可能的事。
南怀瑾投资与政府合建金温铁路,有许多人对他的动机产生了质疑,认为他是为了自己赚钱及短期的收益,但实际上他的眼光是着眼于未来的、长远的、大众的利益。针对这种误解,他曾说:“修这条铁路,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社会公益事业,并非为了投资赚钱;如果乘机炒地皮,抢利益,不顾公义,只顾私利,那就变成为人民造孽,不是公益的事了。”事实上也如此,如果说只是为了赚钱,他只需要把那一千多万美元放在香港,无论是投资房地产,还是炒黄金炒股票,早就赚到大钱了,没必要如此折腾。
金温铁路动工不久后,南怀瑾又在灯下奋笔疾书,致函浙江省有关领导。他在信中说:“我另所关。者,看来是无事生非的事,那就是希望金温铁路沿线经过的平川地段,一边筑路,一边植树造林。苟能如此,虽稍加预算,实亦造福后代的要着。”
多变的世界,高速的发展,使得所有的人甚至都无法想像两年后的社会会成为什么样子。但即使如此,想要成就人生,成就事业就不能不去策划明天预见未来。这就需要有远见,没有远见的人只看到眼前的、摸得着的、手边的东西。相反,有远见的人心中装着整个世界。如果想成大事,就必须确定你有远见的目标。对于创业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成功更令人向往的了。但是,怎样才能成功,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行业与行业的关系、企业与企业的关系都比从前要复杂许多,成功就更需要勇气和方法。美国作家唐·多曼在《事业变革》一书中认为,"把眼光放长远"是踏上成功之路的一条秘诀。
我们要想成大事,不能没有远见,要把目光盯在远处,也就是要确定自己人生的方向,用远大志向激发自己,并咬紧牙关、握紧拳头,顽强地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走下去。没有这种品性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成大事的,甚至连小事都做不成。
成大事者都是具有远见的人,因为只有把目光盯在远处,才能有大志向、大决心和大行动。那么,远见是什么呢?
美国作家乔治·巴纳说:“远见是心中浮现的将来的事物可能或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图画。”
沃尔特·迪斯尼就是一个极具远见的成功人士。他想像出一个这样的地方:那里想像力比一切都重要,孩子们欢天喜地,全家人可以一起在新世界探险,小说中的人和故事在生活中出现,并触摸得到。这个远见后来成为事实,首先在美国加州迪斯尼公园,后来又扩展到美国的另一个迪斯尼公园,还有一个在日本、一个在法国。
没有远见的人只看到眼前的、摸得着的、手边的东西。相反,有远见的人心中装着整个世界。远见跟一个人的职业无关,他可以是个货车司机、银行家、大学校长、职员、农民。世界上最穷的人并非是身无分文者,而是没有远见的人。假使你拥有一切,但无远见,明天就会一无所有。生活中不是到处都有这样的人吗?
未来向每一个人张开双臂等待着欢迎着。从现在到未来的时光流逝中,幸运之神不会偏袒任何人。一个缺乏远见,不能洞察未来的人,常常会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溜走,到头来一无所获。
刘备三顾茅庐而从此充分信任诸葛亮,就是因为诸葛亮剖析天下三分之势,十分富有远见。清朝后期闭关锁国,导致国力日衰,则是因为统治者没有远见。远见决定着事业的成败得失,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行一县之事,需一省之见;行一省之事,需一国之见”这是清末状元张謇成为南通地界上最伟大的实业家教育家的经营哲学。不谋万世者不能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能一域。没有远见,断不能做对做好眼下的事;没有远见,就好象航船失去了指南针,没有指南针的航行,任何风向都是逆风;没有远见,即便成功,也不过是命运论的奴隶,注定昙花一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的多高,才能看到多远。看看那些做成大事的人在岌岌无名的时候都做了些什么:拿破仑。不断地研究着大炮的工艺,在各种大大小小的地图上反复地设计着不同状况下大炮的布局方案;通读各国的法律条文,牢记着亚历山大对征服世界的灼见:要彻底征服世界,就一定要把政治管理中心放在埃及。李嘉诚。在李嘉诚还没有出手地产时,商界还未出现“神奇小李”的新闻之前,那个还在拼命为订单而奋斗的年轻人,他就坚持读英文杂志《现代塑料》,当生意刚刚有了一点规模,他就开始购买华尔街的股票,通过阅读年报理解美国公司。
总是在等待更大的舞台出现,并为此精心准备,一旦时机到来,他就不会错过-----这是对那个当年被成为“神奇小李”的评价,也是对远见的最好的诠释。
人生如戏,每个人既是自己生命的导演,又是自己生活的演员。只有学会选择和读懂放弃的人,才能笑看人生,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选择,是量力而行的睿智和远见。学会选择,就是审时度势地把握时机。放弃,是顾全大局的果断和胆识。有时读懂放弃,会拥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听过伴君如伴虎的话吗?官做得大了是一个很危险的事。宰相萧何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心里明白皇帝此刻会试探他,于是萧何最终放弃了宰相之位。算是躲过了一劫。之后又有位宰相,皇帝明着总是和他称兄道弟,暗里在调查他。他不愿放弃,最后当然是被皇帝随便扣上了个罪名。放弃并不是总是意味着消极无奈与痛苦不堪。放弃可能意味着新的机遇,放弃可能意味着一种解脱。话虽如此,但是一个人要能选择放弃,需要足够的远见和胆识。
择其善者而从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是孔子的重要的自我修养的方法。这句话也因此为人所称颂。
南怀瑾先生在解读这句话时说道:“其实孔子这句话,还是打了折扣,应该说各个都是自己的老师。比我好的固然是我的老师,不如自己的也是我的老师。”他还结合自己的感受进一步解释说:“因为看到他笨、他坏,自己就会反省:不要这样笨,不要这样坏。所以他们都是我的老师,足以借镜反省。”南先生的话事实上更直接地告诉了我们,我们身边的任何人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或者说,任何人都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的确如此,连孔圣人都不能做到全知全能,何况我们呢?有一天。孔子师徒北游,路过楚国的满城,见到这里湖光山色,秀丽如画,便停车观赏浏览。
正走着,忽然看见前边路旁有两个小孩正对着天空指手画脚,争论不休。看上去,两人争论得还非常激烈,互不相让。
孔子走上前去,微笑着说道:“二位童子,何事如此争论不休?”
甲童指天画地地说:“我们在争辩这轮红日,何时离地面最近。”孔子吃了一惊,小小年纪,竟然提出了这样连大人也想不到的问题,
可见楚国的教化不同凡响。孔子对这两个孩子和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很感兴趣,便不顾赶路,凑上前去,十分关注地问:“依你之见,太阳何时离地面最近呢?”
甲童理直气壮地回答说:“早与晚,太阳离地面最近。”孔子追问道:“这是为何呢?”甲童解释说:“日出东山,日薄西山,大如车轮伞盖,而日中而小似圆盘。凡人视物,近者大而远者小,所以我说,早与晚太阳离地面最近。”
孔子皱眉想了想,甲童说的确有道理,不禁脱口赞道:“好,言之有理!”
乙童抢上前来,辩驳道:“有何道理?早与晚,太阳红彤彤,凄凉凉;而到中午,则灼热炙烤,如火似汤。凡人感物,近者热而远者凉,所以我说,中午太阳离地面最近。”
孔子的眉宇间又皱了皱,感到乙童也说得很有道理。
人们都说孔子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没想到这个问题还真把他难住了,一时不知如何说是好。两个孩子瞪着疑惑的大眼睛盯着孔子,等待着他解答,等待着他评判,目光像四把利剑,刺得孔子目瞪口果,无言以对。孔子素来实事求是,从不掩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哪怕是在孩子们面前。他老老实实地告诉两个孩子,这个问题他自己也弄不明白。
两个孩子很感失望,你看看我,我瞧瞧你,最后甲童说:“人说你是无书不读的圣人,谁说你知道得比别人多呢?”
是呀,孔子常常自责,自己知道的东西确实是太少了,不如老农,不如老圃,不如采桑女,不如八岁顽童。“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这是符合事实的概括与总结,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正确的。
老子认为,聪明的人应该懂得向他人学习,不懂得向他人学习还自作聪明的人是愚蠢的。
不善于向他人学习的人一定是愚蠢的人,不善于向他人学习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愚昧的民族,这样的国家也必定是一个落后的国家,我们相信这是一条真理。
历史告诉我们,凡是对人类有杰出贡献的人,都是善于学习的人;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国家才有希望。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就清楚地认识到,要振兴自己的民族惟有靠教育,于是日本兴起了一股学习**,他们拼命地学习,向他人学习,向书本学习,恨不得一夜之间把全世界人类智慧的精华统统吸收过来。正是由于这种善于学习的精神,日本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得以恢复,并跻身于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水往低处流,知识和经验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不懂得谦虚、不懂得低调,那么他将失去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傲慢的人之所以得不到长久的发展,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放弃了学习的机会。
要想自己的能力日益精进,就要以谦虚的态度对待一切。从一个人向别人学习的态度能看出这个人谦虚与否。印度奥修大师说过:"当你谦虚的时候,一切存在的事物都会成为你的老师。如果佛在你身边,你们之间却没能建立亲密的关系,那么是因为你不懂得谦虚。"如果你不懂得谦虚的话,就算给你再好的老师,你也无法学到任何东西。学不到东西就只有退步的份。因此,成功与否取决于你的学习态度。
善于学习的人也往往是一个能接受批评的人,这是获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美国的奠基者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批评我们的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因为他们指出了我们的错误。”不能接受他人批评,不能进行自我批评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独裁者,一个顽固不化的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的人让人尊敬,骄傲的人永远被人唾弃。
活到老,学到老
《论语》中讲到,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荀子·劝学》中有云:“学不可以已。”
荀子这句话是说,一个人为学求道,终身不可废止。知识是没有止境的,学习也应该是没有止境的,尤其是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更是要求人们以更大的热情,如饥似渴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才能使自己丰富和深刻起来,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而不被时代所淘汰。
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自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在实践着这句话,师旷劝学是古话,我们无法目睹,但这种学风却是活生生地摆在我们面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不但可以亲见,而且还可以感受到这种精神对心灵的震撼。
很多人都听说过“江郎才尽”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讲述南北朝时期,梁朝有个金紫光禄大夫名字叫做江淹的人的故事。
江淹年轻时家境贫寒,好学不倦,诗和文章都写得很好,成为当时负有盛誉的作家。中年为宫以后,有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我的五彩笔在你处多年,请你还给我吧!”江淹听了这话以后,到自己怀中去摸,摸到了五彩笔便还给了郭璞,从此后,江淹再写诗文便再也没有优美的句子了。因而后世便有了“江郎才尽”的成语。
虽然这只是传说的梦呓而已,但江淹做宫以后,脱离群众,脱离生活,不认真学习,恐怕是他在文坛上从此湮没无闻的主要原因。
纵观古今中外,人在青年时代所获得的成就往往比壮年老年时期要多得多。苏东坡少时文章议论纵横飞动,冠绝一世。而进入中年后,便逐渐委顿了。这些例子说明人只有不停学习,才会才华不尽。勤学不辍,就不用怕“江郎才尽”。
王国维根据自身的经验和古诗词创立了有名的“三境界说”,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柳诸公所不许也。
南怀瑾先生说:“求学问要随时感觉到不充实。假如有所成就,而始终好学不倦,这才叫学问,才不会被淘汰。现代的年轻人更要有这种好学不倦的精神,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可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立于不败之地。”
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调查,半数的劳工技能在l~5年内就会变得一无所用,而以前这段技能的淘汰期是7~14年。特别是在工程界,毕业10年后所学还能派上用场的不足1/4。因此,学习已变成随时随地地必要选择。
而事实上,大凡杰出的人,都是终身孜孜不倦追求知识的人。在漫长的人生经历中,即使再忙再累再苦,他们也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学习既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又是他们在逆境中的精神支柱。在他们看来,知识是没有止境的,学习也应该是没有止境的,学习使他们的思想、心理和精神永远年轻,也使他们的事业日新月异。
南怀瑾曾经说过,子曰:“汝奚不日: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说我是一个为了发愤求学问,常常穷得没饭吃,连自己肚子饿了,都无所感觉,而忘了人是必须吃饭的那种人;当学问上有所获益,就快乐得忘记了忧愁,根本忽略了衰老的威胁。孔子这种为学的精神,也是我们要效法的地方。孔子的人生修养,是永远年轻的,所以他的学问道德,能“苟目新,日日新,又日新。”永远是进步的,随时有新的境界。
尽管南怀瑾认为“做人是第一大学问”,主张从生活中学习,但是作为一个人文学者兼授课者,他主要的学习方式还是读书。他一生读书无数,可谓“生命不止,读书不已”,真正是将“终身学习”进行到底,乃至忘我兼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南怀瑾十六七岁的时候,在私塾先生的指导下,广泛阅读和背诵儒家的经典著作和古代的诗词歌赋,在这段时间里,他自己还读了“正书”之外的许多杂书,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小说。
在杭州浙江国术馆学武的时候,他除了学习学校规定的课程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在“闲地庵”借阅大量的书,阅读面也更宽了,除了古书外,也读有关现代知识的书。
在峨眉山闭关时期,他遍读了几千卷的《大藏经》。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曾在一个朋友家里住过一段时间。这个朋友家有一个很大的书房,藏有《永乐大典》、《四部备要》等古代典籍,南怀瑾整天把自己埋在书堆里,把朋友家的书读了个遍。
在台湾各大学讲学时期,由于工作需要,更是离不开读书。南怀瑾讲课,通常是嬉笑怒骂,海阔天空,但这绝不意味着他是毫无条理地胡侃一通。恰恰相反,他讲课很有条理,逻辑性很强。实际上,他每次上课前都要作充分的准备,阅读大量的图书及资料。由于他搬了好几次家,当时的住处是临时性的,地方又不大,很多书没有带在身边。有时候,手头没有他所需的图书,他就叫人到书店去买,或者给台北的一位学生发传真,请他查到了马上传真发过来。这样的阅读量,使他讲课时旁征博引,深受学生的欢迎。
晚年成名后,他依然读书不倦。虽然他的个人藏书多达27万册之多,却常常苦于身边没有书读,而叫学生到书店去买书,或者从报纸杂志上复印文章。他读书常常在深夜,通常一个晚上即可看完几本书。
彼得·扎克指出:“知识需要提高和挑战才能不断增长,否则它将会消亡。”
但是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一旦离开学校,就不再继续学习了。前几年,中央电视台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许多人家里根本没有买过什么新书,书架上放的几乎全是在校学习期间的课本。这反映了一个事实:上班后人们不再阅读一些严肃的书、不在工作之外求知,而往往把时间浪费在闲聊与看电视上。电视节目固然也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电视节目都如此,所以这些人能学到新东西是少之又少的。其结果只能是被时代所淘汰。
可以说,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如果我们不继续学习,我们就无法取得生活和工作需要的知识,无法使自己适应急速变化的时代,我们不仅不能搞好本职工作,反而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所以为了更好地投身到工作和事业中,随时需要我们不断“充电”和学习,这样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否则稍不留神,知识就会贫乏,思想就会落伍,而最终落后于这个时代。
虽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人们并不是经常能够做到。人们常犯的一个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多,看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少;或者只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爱拿自己的长处他人的短处比。在与人相处中,就表现为对优于己、强于己者不服气;对有缺点错误者鄙视、嫌弃;严于责人而宽于责己;拿正确的道理当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这样,既堵塞了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己的道路,也难免造成人际间的不和谐,以至冲突。
所以,重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认真领会它的深刻内涵,并且努力去做,还是很有意义的。
国学话谋略: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也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中有云: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告诉仲由知或不知的态度,最明智的就是: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南先生也以此给众人提出警示,他说:“很多学问,明明不懂的,硬冒充自己懂,这是很严重的错误,尤其是出去做主管的人要注意。”他还强调说:“历史上伟大的成功人物,遇事常说:‘我不懂,所以要请教你,由你负责去办,大原则告诉我就行了。’由此来看,能以诚实、谦逊的态度对待你所面临的事情,才是真正的知者、智者。”
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骄阳当空,大地一片燥热,一辆马车正在通往齐国的路上慢慢行驶。车上,孔子正向弟子们传授学问,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说,你在路上随便遇到三个人,那其中就会有人可以当你的老师。孔子教育弟子:对待学习一定要诚实,遇到自己不会回答的问题,要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的不足,绝不能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正讲着,车窗外传来哗啦啦的响声。孔子便说:“天气说变就变。听,山那边下起了雷阵雨,快停车!”有位弟子下了车,仔细听了听,说:“这是山那边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我是南方人,从小生活在海边,熟悉这种声音。”
孔子一听是海,非常好奇,因为他从来没见过海。于是就带着弟子爬上山顶,想看看海究竟是什么样子。孔子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感叹地说:“海真辽阔呀!做人就应该像大海一样,有辽阔的胸怀,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
正当孔子和弟子们欣赏着大海的景色时,觉得口渴了,正巧看见一位小渔民担着一桶水从山腰走来。孔子便走上前去:“小弟弟,可否讨口水喝?”小渔民就拿起葫芦瓢在桶里舀了一瓢清水,递给孔子。孔子喝过水后,说:“这海水真好喝啊!甘甜清凉。”小渔民听后,忍不住笑了:“海水又咸又苦,怎么能喝呢?又怎么能甘甜呢?嘿嘿,你们可真是书呆子,这点常识都不懂。”
一位弟子听小渔民这样批评老师,非常生气:“你这个黄毛小子,真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如此无礼,你知道这位是谁吗?他可是大名鼎鼎的孔夫子。”
“孔夫子?孔夫子怎么啦?孔夫子不见得样样都懂,刚才想用海水解渴就错了,海水是苦的,根本不能喝。我递给他的可是清水。再说,他会种地吗?他会盖房吗?他会打鱼吗?”
孔子听了,觉得很惭愧,他低着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诚恳地对弟子们说:“以前,我对你们讲有些人一生下来就知道一些事情,这话是不对的,我们应该知错就改,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啊!”
弟子们听了,都点点头,更加尊敬孔子了。这座山后来就被称为“孔望山”。
孔子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对弟子们也是如此。
孔子有一位弟子,名叫子路,是个性格粗鲁直率的人。子路很聪明,自从拜孔子为师后,认真学习,渐渐地掌握了不少知识。
当时,各诸侯国之间混战不断,为了扩大各自的势力,他们都把招揽人才作为重要手段。许多诸侯贵族都认为子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争相请他去做官。这样一来,子路就有些骄傲了。
孔子得知子路越来越骄傲了,学习也不如当初用心,变得很浮躁,便决定教训一下他。
这一天,子路穿着华丽的衣裳,身边还跟着几个仆从,高高兴兴地回来拜见老师。孔子看见子路趾高气扬的样子,心中十分不悦,便提出几个有关治国的问题,让子路回答。子路一听,呆呆地愣在那里,一个也回答不上来。前一段时间,他一直忙于交际应酬,忽略了功课,而且,来之前也没做任何准备。这可怎么回答?如果老老实实说不知道,那在同学面前不是太丢面子了吗?而且,传出去后,那些诸侯贵族会怎么看?还认为自己是人才吗?
想到此,子路便假装胸有成竹的样子,把以前学到的那点相关知识全都倒了出来,东拼西凑,连蒙带混地应付了一大篇。
孔子听了十分生气,训斥道:“子路,你自己认为回答得怎样?”
子路见老师生气了,便一声不吭地低着头。
孔子继续说:“你知道自己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吗?那就是不懂装懂!”说完,孔子一一列举了子路话中的错误,说得子路满脸通红,羞愧得说不出话来。
孔子缓了口气,又接着说:“做人一定要诚实,对待学问也要诚实,不能弄虚作假。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没什么丢面子的。如果你能这样老老实实地对待学习,将来一定会成为真正有智慧的人!”
子路听了老师的教诲后,决心留在老师身边,继续潜心学习,以弥补以前荒废的学业。
人任何时候都要虚怀若谷,戒骄戒满,再博学的人也会有许多不知道的东西,所以时时处处都要以学习的姿态出现于人们面前,而不能到处不懂装懂,硬充“大明白”,否则自己就再无进步的可能了。
“死要面子”等于慢性自杀。爱面子问题,几乎成为从古至今中目人的共同心态。半个世纪以前,林语堂在《中国人的脸》一文中就说过:“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脸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倾家**产而为之,也不为过”,深刻地刻画了国人的这种特性。
唐代有位禅师很有智慧,他的一杯茶的故事常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有一天,一位大学士特地来向他问禅,可一见面就对禅师大发宏论,滔滔不绝。禅师以茶水招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个访客的杯中,杯满之后还继续注入。这位大学士眼睁睁地看着茶水不停地溢出杯外,洒得满案皆是,、便忍不住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倒了。”这时禅师意味深长地说:“你的心就像这只杯子一样,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倒空,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祥师教导的“把自己的杯子倒空”,不仅是佛学的禅理,更是人生的至理名言。心太满,什么东西都容不下;心不满,才能有足够装填的空间。“满招损,谦受益”更是古贤留给后人的一句可以千年护身的诤言。
鲁迅先生在《说“面子”》一文中说过,“每一种身份,就有一种面子”。人们的“面子”观念往往是与他在社会上的地位、职业相称的,例如自古以来,中国的读书人就不屑于与爱面子的商人为伍,他们的面子只是与学问连在一起的,而作为商人,他们的面子恐怕也跟“财富”密切相关。人们在心里都有一种对自我形象的定位,与这种形象不相称的行为,他们就认为“丢脸”了,而若是有些东西会令这种形象更光彩的,他们就会觉得“很有面子”。
其实,爱面子本是一件正常的事,起码表明人们还拥有自尊心和自己的人格。问题在于,人们用爱面子的心态去维护自尊的目的往往发生了偏离。从深层考虑,人们“爱面子”的行为表现通常是为了在别人的眼前炫耀,是为了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评分”提高一些而已,而这些行为表现也不一定合乎社会、他人和自身的利益。说到底,很多人的“要面子”实际只是一种虚荣心。他们所理解的“面子”只是等同于别人羡慕的眼光、赞赏的语言和自己那种高人一等的飘飘然的感觉而已。
这种虚荣的“面子观”存在于人们心中其实是为祸不浅的,其中之一便是使人们不惜比阔斗富,铺张浪费。在咱们中国人的一生之中,几乎从生到死每件大事都与“面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出生、结婚、生日,一般都少不了大摆宴席,光光鲜鲜,然而在“面子”的后面却是有苦难言。在仍不富裕的普通人家庭,由于“面子”被吃喝葬送掉的财富,恐怕不是能用数字说得出来的。
除此之外,这种“面子观”给人们带来的最大害处莫过于阻碍了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不少人只跟着“人言”走,常常迷失了自我。由于爱面子的人更多考虑的是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而他们的行为标准就完全取决于别人的思维了。林语堂说的“甚至倾家**产而为之”,原因就在于此。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随时需要知识、咨询和不断吸取养分,所以“心”一定要“空”,这样就能吸收无尽的知识资源,容纳各种有益的意见,从而使自己丰富起来。千万不要不懂装懂,自骄自满,否则受害的一定是自己。
国学话谋略: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劣势,但也有自己的优势,关键是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如果你只是一味地死要面子,不懂装懂,那你永远也不可能战胜自己,永远也不可能成功。
珍惜光阴,珍惜当下
南怀瑾说:活着就是活着,所以许多哲学问题,到《庄子》这里都没有用了。譬如人生观这么一个哲学问题,我的看法,人生就是人生,没有什么叫观的。……所以人生就以人生为目的,本来如此,这个题目本身就是答案。你说人生应该如何如何,你又来雕琢了嘛!不要雕琢,明明就是以人生为目的,很快活的,也无欢喜也无悲,就好了。
“人生以人生为目的”是南怀瑾关于“人生以什么为目的?”的回答。有一次,一所学校的学生给他出了一个演讲题目:人生以什么为目的?并且请他演讲之后为同学们讲《庄子》。等上了场以后,他说:“这个题目出错了。什么叫目的?今天大家来,诸位的目的是来捧场,凑热闹听《庄子》;我的目的在吹《庄子》,好听一点叫讲《庄子》,这是一个目的。如果我们问人生的目的?人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没有一个人会在妈妈肚子里问:我为什么要生出来?我生出来的目的是什么?没有一个人是问明白了才生出来的。所以说,人生只是以人生为目的的。”
人生是由我们在世上拥有的有限时间构成的。人生易老,人生苦短。庄子说:“人生天地问,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一去不复返,充分利用莫遗憾。”
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望“河”兴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莎士比亚也说:“时间的无声的脚步,是不会因为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处理而停留片刻的。”
哲人伏尔泰问:“世界上,什么东西是最长而又是最短的;最快的而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的又是最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
智者查帝格回答:
“世界上最长的东西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最短的东西也莫过于时间,因为人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在待着的人看来,时间是最慢的;在作乐的人看来,时间是最快的;时间可以扩展到无穷大,也可以分割到无穷小;当时谁都不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没有时间,什么事都做不成;不值得后世纪念的,时间会把它冲走,而凡属伟大的,时间则把它们凝固起来,永垂不朽。”
这两位法国哲人,用猜谜的方式,把时间的特性描述得淋漓尽致。
据说,有一次,瑙谢尔汗国王有事外出,路上碰到个老人。
国王问:“你有多大岁数?”
老人回答:“大王万岁,我只有4岁。”
国王听了十分惊讶,说:“你这个老头儿,年纪这么大了还说谎,看样子,你不可能小于80岁。”
老人回答:“大王,你估计得完全没错,不过80年里,我白白浪费了76年的光阴。在76年的时间里,我只知道养儿育女吃喝玩乐,除此之外,我什么好事也没做过,从来没有帮助过一个穷人。最近4年来,我才明白一个人生来不能光为自己,还要为别人服务。我现在正在努力为别人做好事,所以我说我的年龄只有4岁,以前的时间都白活了。”
又据说,伟大的所罗门王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
一位先生在梦里告诉他一句话,这句话涵盖了人类的所有智慧,让他高兴的时候不会忘乎所以,忧伤的时候能够自拔,始终保持勤勉,兢兢业业。
但是,醒来后却怎么也想不起那句话来,于是他召来了最有智慧的几位老臣,向他们说了那个梦,要他们把那句话想出来,并拿出一颗大钻戒,说:“如果想出那句话来,就把它镌刻在戒面上。我要把这颗戒指天天戴在手上。”
一个星期后,几位老臣来送还钻戒。戒面上已刻上了一句简单的话:“这也会过去。”
人的生命是有时限的。以现在人均寿命70岁计算,人一生将占有60万多个小时,再除去名义时间,只剩下35万多个小时。“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就一生的时间而言是不断减少的,但是人对实际时间的利用和发挥是不一样的,因而实际生命的长短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以分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计算时间的人,要多拥有59倍的时间,以秒计算时间的人则又要比用分计算时间的人,多拥有59倍的时间。所以对于挤时间的人来说,时间却又是不断增加的,甚至是成倍地增加。
生命的可贵在于看似虚幻但却是真实的存在,看似脆弱但有时却可以坚强到让人叹为观止;生命的可贵在于既变幻无常,却也井然有序。与那些同样有生命的小草、大树相比,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身体中流淌着鲜血,心中有爱。我们也许会受伤、会失望、会无奈,这些会让我们感到不幸,但是正因为这样,生命才变得精彩。生活中点滴的不如意和点滴的感动加起来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完整。
生命就在我们的手中,有些人受尽折磨历尽苦难也不会磨灭生存的意志与希望,而有些人却在压力和挫折面前轻易地妥协了,放弃了宝贵的生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在压力不断增大的今天,一批又一批的人正在或已经迷失了生活的方向,放弃了未来的希望,抱着破碎的心走上了不归路,这些脆弱的灵魂将永远得不到生命的原谅。生活中有太多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为了他们我们必须好好爱惜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轻易放弃生命。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很多人连一次也不懂得善加对待。他们不懂得用平常心来看待生命的残缺或生活的不如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如果爱情破灭了,难道殉情会有用吗?如果身体有残疾,难道自杀能换来健全吗?如果亲人离去,轻生能换回亲人的重生吗?如果感到自己不能承担重负,难道死亡就能解脱吗?答案是不能,死亡只是在逃避,而不是在解决问题.在活着的时候选择死亡,这是懦弱的表现。
一个老人在山上捡了很多的柴火,高高地垒成了两大摞。他将柴火扛在肩上,非常吃力地下山了,在蜿蜒的山路上缓慢地前行,走了很长的一段山路,累得气喘吁吁。他感到疲倦极了,恨不得将这些沉重的柴火扔下山谷。
老人放下柴火,一边捶着酸痛的腰板,一边埋怨道:“沉死了,死神啊,快来帮助我解脱吧!”
听到老人的埋怨后,死神立刻出现在了他的面前,问:“老人家,你需要我帮助你解脱吗?不想背负这么沉的柴火了,是吗?我可以让你立刻变轻松,而且永远也不用背负任何重担了。”
老人看了看死神,连忙改口说:“不,不,我刚才只是随口说说,虽然我筋疲力尽了,但是我还是愿意继续背负柴火下山。”
“你怎么变得这么快呢?”死神不解地问。
“因为从看见你的这一刻起,我忽然明白生命是可贵的,所以我要更加珍惜我的生命,在我前面还有很长的路等我去走呢。”老人回答道。
罗曼·罗兰说:“人生不出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只有经历过死亡威胁的人才能真正明白生命的可贵,才会懂得珍惜生命。生命之所以宝贵,就在于它只有一次,因此,不论遇到怎样的困境,都必须选择坚强地活下去。即使遭遇人世问最大的不幸,能够解决一切困难的前提是活着。只有活着,才有希望。无沦多么痛苦、多么悲伤,只要能够努力地活下去,那么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只有紧握着生命从不放弃的勇者才能真正懂得生命的财富和意义。即使失望,甚至绝望,也不能投入死亡的阴影中,不管怎样,“好死不如赖活着”。
或许,生活是痛苦的,但是我们绝不能放弃生命,因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乐趣,一种幸福。古人说:“不知生,焉知死?”不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就不会去珍爱生命;不知道生命的巨大潜能,就不会去发挥生命的力量。面对生命,我们没有权利轻言放弃,因为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不容易。面对世界上的一切,只有失去了,我们才会珍惜。生命也是如此,只有牢牢抓紧它,才不会让它轻易地离开。张开手掌,那条传说中的生命线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握起拳头,生命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国学话谋略:
鲁迅说:“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就等于延长了我们的生命。”那些伟大的人,有进取心、有紧迫感的人,成功的人,莫不是总把时间抓得紧紧的,一时一刻也不敢懈怠。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