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卖粮事件
生活还要继续,既然回来了,无论怎么后悔也不能再回去了,姜峰从龙首峰回来之后,他就发现全村上下弥漫着一种沉闷的气氛,通过询问姜大元,他也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今年风调雨顺,全国很多地方出现了罕见的粮食丰收,包括临水县这个农业大县更是粮仓满囤,可是农民还没有享受到丰收的喜悦就被粮食卖不出去的消息给冲垮了。
卧龙村也一样,农民的主要收入靠卖粮和自己栽植的一些果子所得,还有靠上山砍一些葛藤回来编制一些筐、篓去集市里卖,粮食主要有小麦,玉米和一些杂粮。果子主要是自家所种的一些苹果,梨等,今年的小麦收成不错,老百姓家中的粮库都满了。现在的老百姓都希望早早的把粮食卖出去,好换得现钱来支撑一年的花用。
县粮食局在小麦收割以前早就制定好了今年的粮食征购任务,农民现在卖粮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卖粮给国家,一个是等那些用粮企业前来收购,国家征购粮收购完成以后,现在的老百姓就满怀希望的等待着那些粮商来收购,根据以往的经验,每年国家指定统一的粮食收购价格,那些粮商的收购价一般要高于国家收购价,可惜今年要变了,从村外带回来的消息,今年粮商的收购价要比国家的收购价还要低两毛,而且还是限量收购。
第二天,姜峰早早的来到村委会,分配回来之后,他就被任命为村委主任助理,也是村委临时委员。所以当他知道这次卖粮事件后,急急的赶往村委会,因为他想到这几天村委的几个干部肯定在村委会。
一走进会议室,就看到村支部书记姜富贵,从辈分上来叫,姜峰应该叫他叔叔,姜富贵长的浓眉大眼,胡子邋遢,一身卡布其色的灰色上衣,性格坚毅,做事务实,深受村民的爱戴。
“别拿村长不当干部”这是一句民间流行语,从国内的行政级别上看,村长的确算是最为基层的国家干部,但有过乡村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村长的职务虽然比古代七品县令的“芝麻官”还小,但他因为“现管”的权力,而能在乡村的权力等级秩序里拥有最高的权威,民间对村长的权力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是:“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
姜富贵就是卧龙村实际的掌权人物,并且在这个位置上稳稳的坐了快二十多年,他处事公正,能够一碗水端平,再加上卧龙村民风纯朴,什么事在他的调节之下,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姜富贵他的生活也过的非常清苦,老伴很早去世,只留下一个女儿姜翠花,这几年多亏了翠花,要不是她恐怕这个精明强干的老支书也要倒下去。
“姜峰,来了。唉,等会你春海哥就来了,让他给大伙说吧”姜富贵满脸无奈的看着姜峰走进村委会议室。对于姜峰他可是深有感触,自小他就能感觉到这个本家侄儿不一般,不但学习刻苦,而且非常懂事,不但脑子灵活,而且做事出乎意料,总能用最简单的方法办成事,所以他一直认为姜峰是个人才,果不其然,这孩子也争气,成了卧龙村第一个大学生。
不过他稍稍的意外的事,他想到姜峰毕业后能回来,回到这个一穷二白的卧龙村,难道真像外面所说的他在外面呆不下去或者犯了什么错误才回来的,这个打死他他也不信。
村里来了这个一个人才,他可是高兴的合不拢嘴,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对于一些基本的文件精神老是不能吃透,具体实施起来就有了偏差,所以姜峰一分配下来他就马上分配了他的工作。
就在大家吵吵嚷嚷的时候,门口走进来一个三四十岁模样的人,他就是卧龙村的村委主任姜春海,几个人马上围了上去,焦急的问他究竟怎么回事,姜春海抗着人群的推搡,大声说:“大家先别着急,马上就开会了,有啥事会上再说”
姜富贵看着春海的忧郁的脸就已经明白了已经发生的事,静了静神说道:“春海,把事情给大伙说说吧,大家都急着知道外面的谣言是不是真的”
> />
“嗯,好吧”姜春海也感觉大家早晚要知道这件事,早说也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这次他带回来的消系在是太难以让人接受了。
“昨天,我和其他村的主任,一块去见了收购粮食的那几个粮商,他们告诉我们今年的收购价每斤要比国家收购价低两毛钱,而且还是限量收购”姜春海望着满含希望的人群,他的话一出口,会场里沸腾了起来。
“什么,低两毛,md”会场里已经吵成了一片,谩骂责诘声在空气中不住的回荡。大伙脸上都显出了一丝丝的绝望,没有人心情好的起来。外面的谣言得到证实了,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种深深的打击。
“乡领导怎么说?”姜富贵看着已经暴走的人群,皱了皱眉头问道。这个消息一时也让他消化不了,粮食丰收了相当于没有丰收,按这种收购价本村今年的收入就相当于没有增加。
“还能怎么说,今年县里的国库早满了,已经征收不了过多的粮食,乡里答应和那些粮商沟通沟通,让他们提高收购价格,我估计这件事够玄,今年大丰收,他们到那里都可以收购,如果你不卖别的地方也有人卖,况且他们的收购也有限,收购完了,其他人想卖也卖不了了”姜春海绝望的看着暴走的人群,他也非常恼火,他家的粮食也多的装不下了。
“他们决定在咱们村收购多少?”姜富贵问道,他知道这是实情,只能寄希望于能多卖点,只要能多卖点粮食,老百姓才能生活下去,不然一年的花销都毫无着落了。
“两万斤”听到这个场中又乱成了一片,两万斤连全村粮食产量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再等等吧,乡里正在和他们沟通,价钱肯定是高不了了,希望他们能多收购一些”姜春海看着失望的人群无力的说道,然后耷拉着脑子趴在桌子上想起了什么,对大家的吵嚷充耳不闻。
“好了,大伙都散了吧,我们几个商量商量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姜富贵劝解着大伙,他现在还是很镇静,如果卧龙村的一号当家人也沉不住气了,恐怕下面还不知乱成什么样呢。
看着渐渐散去的人群,村委会几个成员重新开始讨论今年的卖粮问题,最后也没能达成什么意见。
现在老百姓很苦,粮食丰收了也不能从中获利。他们根据以往的传统经验在自己的地里耕种着,根本不了解市场信息,大家种什么,怎么种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粮贱伤农,这是个最基本的常识,现在乡里也乱成了一团,他们不断的开着会讨论农民卖粮的问题,经过和那几个粮商反复的讨价还价,最后达成的协议是,粮食收购价格不变,由政府向粮商补贴一部分资金,在吉祥镇多收购十万斤粮食,由于卧龙村是种粮大村,因此分的四万斤的卖粮份额,卖粮事件就此结束了。尽管大家伙都不满意,也改变不了这种结局。
农民苦,如果没有强大的信息主导将改变不了现实的命运,纵观世界农业发展,从来没有那个国家的农民像中国这样,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少的可怜的土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城市的发展已经不必西方国家的差,可是农村的发展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标准。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基层农民的建设。可是现在农民得到的实在是太少太少。
卖粮危机给大伙敲响了一个警钟,农民也必须根据市场需求来经营自己的土地,落后就要挨打,土地分产到户,个人的力量薄弱,信息的闭塞,已经阻碍了农民的生存和发展,如果不能在土地上得到自己的生存所需,成千上万的人群就会涌入城市,就会给城市带来不可估量的危机。
柄无农不稳,农村永远是国家稳定的基石,现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是大势所趋,产业化调整也成了农村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卧龙村乃至吉祥镇,只是国家农村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管中窥豹,可见一般。 展开全部内容
今年风调雨顺,全国很多地方出现了罕见的粮食丰收,包括临水县这个农业大县更是粮仓满囤,可是农民还没有享受到丰收的喜悦就被粮食卖不出去的消息给冲垮了。
卧龙村也一样,农民的主要收入靠卖粮和自己栽植的一些果子所得,还有靠上山砍一些葛藤回来编制一些筐、篓去集市里卖,粮食主要有小麦,玉米和一些杂粮。果子主要是自家所种的一些苹果,梨等,今年的小麦收成不错,老百姓家中的粮库都满了。现在的老百姓都希望早早的把粮食卖出去,好换得现钱来支撑一年的花用。
县粮食局在小麦收割以前早就制定好了今年的粮食征购任务,农民现在卖粮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卖粮给国家,一个是等那些用粮企业前来收购,国家征购粮收购完成以后,现在的老百姓就满怀希望的等待着那些粮商来收购,根据以往的经验,每年国家指定统一的粮食收购价格,那些粮商的收购价一般要高于国家收购价,可惜今年要变了,从村外带回来的消息,今年粮商的收购价要比国家的收购价还要低两毛,而且还是限量收购。
第二天,姜峰早早的来到村委会,分配回来之后,他就被任命为村委主任助理,也是村委临时委员。所以当他知道这次卖粮事件后,急急的赶往村委会,因为他想到这几天村委的几个干部肯定在村委会。
一走进会议室,就看到村支部书记姜富贵,从辈分上来叫,姜峰应该叫他叔叔,姜富贵长的浓眉大眼,胡子邋遢,一身卡布其色的灰色上衣,性格坚毅,做事务实,深受村民的爱戴。
“别拿村长不当干部”这是一句民间流行语,从国内的行政级别上看,村长的确算是最为基层的国家干部,但有过乡村生活经历的人都知道,村长的职务虽然比古代七品县令的“芝麻官”还小,但他因为“现管”的权力,而能在乡村的权力等级秩序里拥有最高的权威,民间对村长的权力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是:“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
姜富贵就是卧龙村实际的掌权人物,并且在这个位置上稳稳的坐了快二十多年,他处事公正,能够一碗水端平,再加上卧龙村民风纯朴,什么事在他的调节之下,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姜富贵他的生活也过的非常清苦,老伴很早去世,只留下一个女儿姜翠花,这几年多亏了翠花,要不是她恐怕这个精明强干的老支书也要倒下去。
“姜峰,来了。唉,等会你春海哥就来了,让他给大伙说吧”姜富贵满脸无奈的看着姜峰走进村委会议室。对于姜峰他可是深有感触,自小他就能感觉到这个本家侄儿不一般,不但学习刻苦,而且非常懂事,不但脑子灵活,而且做事出乎意料,总能用最简单的方法办成事,所以他一直认为姜峰是个人才,果不其然,这孩子也争气,成了卧龙村第一个大学生。
不过他稍稍的意外的事,他想到姜峰毕业后能回来,回到这个一穷二白的卧龙村,难道真像外面所说的他在外面呆不下去或者犯了什么错误才回来的,这个打死他他也不信。
村里来了这个一个人才,他可是高兴的合不拢嘴,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他,对于一些基本的文件精神老是不能吃透,具体实施起来就有了偏差,所以姜峰一分配下来他就马上分配了他的工作。
就在大家吵吵嚷嚷的时候,门口走进来一个三四十岁模样的人,他就是卧龙村的村委主任姜春海,几个人马上围了上去,焦急的问他究竟怎么回事,姜春海抗着人群的推搡,大声说:“大家先别着急,马上就开会了,有啥事会上再说”
姜富贵看着春海的忧郁的脸就已经明白了已经发生的事,静了静神说道:“春海,把事情给大伙说说吧,大家都急着知道外面的谣言是不是真的”
“嗯,好吧”姜春海也感觉大家早晚要知道这件事,早说也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这次他带回来的消系在是太难以让人接受了。
“昨天,我和其他村的主任,一块去见了收购粮食的那几个粮商,他们告诉我们今年的收购价每斤要比国家收购价低两毛钱,而且还是限量收购”姜春海望着满含希望的人群,他的话一出口,会场里沸腾了起来。
“什么,低两毛,md”会场里已经吵成了一片,谩骂责诘声在空气中不住的回荡。大伙脸上都显出了一丝丝的绝望,没有人心情好的起来。外面的谣言得到证实了,这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种深深的打击。
“乡领导怎么说?”姜富贵看着已经暴走的人群,皱了皱眉头问道。这个消息一时也让他消化不了,粮食丰收了相当于没有丰收,按这种收购价本村今年的收入就相当于没有增加。
“还能怎么说,今年县里的国库早满了,已经征收不了过多的粮食,乡里答应和那些粮商沟通沟通,让他们提高收购价格,我估计这件事够玄,今年大丰收,他们到那里都可以收购,如果你不卖别的地方也有人卖,况且他们的收购也有限,收购完了,其他人想卖也卖不了了”姜春海绝望的看着暴走的人群,他也非常恼火,他家的粮食也多的装不下了。
“他们决定在咱们村收购多少?”姜富贵问道,他知道这是实情,只能寄希望于能多卖点,只要能多卖点粮食,老百姓才能生活下去,不然一年的花销都毫无着落了。
“两万斤”听到这个场中又乱成了一片,两万斤连全村粮食产量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再等等吧,乡里正在和他们沟通,价钱肯定是高不了了,希望他们能多收购一些”姜春海看着失望的人群无力的说道,然后耷拉着脑子趴在桌子上想起了什么,对大家的吵嚷充耳不闻。
“好了,大伙都散了吧,我们几个商量商量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姜富贵劝解着大伙,他现在还是很镇静,如果卧龙村的一号当家人也沉不住气了,恐怕下面还不知乱成什么样呢。
看着渐渐散去的人群,村委会几个成员重新开始讨论今年的卖粮问题,最后也没能达成什么意见。
现在老百姓很苦,粮食丰收了也不能从中获利。他们根据以往的传统经验在自己的地里耕种着,根本不了解市场信息,大家种什么,怎么种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粮贱伤农,这是个最基本的常识,现在乡里也乱成了一团,他们不断的开着会讨论农民卖粮的问题,经过和那几个粮商反复的讨价还价,最后达成的协议是,粮食收购价格不变,由政府向粮商补贴一部分资金,在吉祥镇多收购十万斤粮食,由于卧龙村是种粮大村,因此分的四万斤的卖粮份额,卖粮事件就此结束了。尽管大家伙都不满意,也改变不了这种结局。
农民苦,如果没有强大的信息主导将改变不了现实的命运,纵观世界农业发展,从来没有那个国家的农民像中国这样,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少的可怜的土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城市的发展已经不必西方国家的差,可是农村的发展远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标准。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基层农民的建设。可是现在农民得到的实在是太少太少。
卖粮危机给大伙敲响了一个警钟,农民也必须根据市场需求来经营自己的土地,落后就要挨打,土地分产到户,个人的力量薄弱,信息的闭塞,已经阻碍了农民的生存和发展,如果不能在土地上得到自己的生存所需,成千上万的人群就会涌入城市,就会给城市带来不可估量的危机。
柄无农不稳,农村永远是国家稳定的基石,现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是大势所趋,产业化调整也成了农村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卧龙村乃至吉祥镇,只是国家农村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管中窥豹,可见一般。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