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章 公子佃农
公子佃农
得野羊沟村民之助,吴狄和众人自也不必在道旁干耗。待吴伯打发了两名随侍,问清道路赶往岐山县知会家人之后,这便在村民的帮助之下将马车散件收起,向山村行去。
从道旁翻过山梁,入眼便是一大片开垦出来的谷地。日前天气才算解冻,农地上面自然是死气沉沉,一片肃穆。可行来的路上,才出栎阳便可见田间已然发了青绿,怎么此地却是如此这般景象。
当下吴狄有些好奇,便开口问道:“村正,怎地此处现下才开始春播?”
“回禀君上!”前面领路的村正听闻吴狄询问,便自答道:“去岁大寒,至今春正月还落了两场春雪,到了前几日地上的积雪方才化去。”
此时吴狄的官阶是岐山君,因此老村正称呼吴狄君上并不违制,日后卫鞅被封于商地,封邑百姓称呼卫鞅为商君,出处也是如此。
吴狄又问道:“那今年春播是比往年晚了么?家中存粮可足?”
按照后世经验,南方等地即便冬末也是可以春播的,但北方之地却是必须要等到开春以后、山河解冻才能播种,若是碰上大寒之年,甚至要到农历三四月份才能播种。
“不晚不晚!”老村正却是笑道:“回君上话,按照老例,今年咱野羊沟的春播可比往年早哩。往年正月里虽然不落春雪,但要到二月末,韦水河才能解冻。河不解冻,地不能翻哩。”
“存粮嘛……”说到粮食,老村正为难了起来,想了一想之后,这才说道:“去岁秦东开战,岐山令派了军士来征军粮。咱老秦人从不做饱了自己,饿了战场上儿郎的孬事哩,所以每家每户都是能出便出,仅仅只留到了仲夏的口粮……”
“口粮只到仲夏?”吴狄眉头一紧,记起少梁之战时栎阳令连伤带饿而亡,带给公父的除了他用性命换来的粮食之外,还有一句:“粮草难征”。眼下看来,这粮草的难处不在征,而是根本无粮草可征,就连岐山这片国君直领封地上的百姓,都把活命口粮的捐出来了,可见秦国的粮食生产保障存在着很大的危机。
“播的是麦还是粟?能撑到夏收么?”吴狄揪心的问道,此时春播,收获怕要到夏末了。
“回君上话,播的是麦,要到仲秋才收,不过仲夏时还可播上一季粟哩。”说到这里,老村正却是咧嘴笑道:“劳君上挂心,阳山野羊沟是个福地哩,韦子河里四季有鱼不说,每年春末韦子河两岸长满春草之时,都有成群的野羊来食,只消寻上几只羊咥咥便能挨至秋收哩……”
麦指的是小麦,而粟则是指的小米。听到村正解释,吴狄这才省起这个时期似乎还没有冬小麦的种植技术。冬小麦也称之为宿麦,特性是冬天播种春天收获,据考冬小麦的种植技术最早是出现在西汉中期。
下得山梁,吴狄特别交代吴伯先送白荷去村中安置,然后这便带了嬴成、单伏和子岸等人,一路奔向了田间,想要实地考察一下此时秦国的种植水平。不看则以,一看之下却是让吴狄有些心酸落泪,只见土地贫瘠,能够耕作的熟土层极薄,农具破旧简陋和“刀耕火种”有得一拼,甚至望遍谷地竟然也没见到一头牛。走到田间,吴狄将身上的公子锦袍一捋,将下摆在腰上盘了个结,这便蹲下身来看了看一旁罐子里的麦种,又仔细的观看起一具木犁来。
所谓的木犁,全身上下都是木制,根本就没有半件铁器,连犁头都是木头刨削出来的。吴狄伸手抓了块泥土,发现泥土虽然已经化冻,但入手却还是有些硬实,看着如此简陋的木犁,又看看如此坚硬的土地,吴狄真难想象,这古代的百姓,到底是用怎样一种坚韧不拔的信念来坚守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
“庞车!去,拉犁!”吴狄将木犁摆正,伸脚踩住在犁把上,而庞车也自然二话不说,套起索子便拉。
庞车拉犁,那自然是走得飞快,不过十息的功夫便在这薄田两陇之间走了个来回。吴狄放下木犁细细查看犁出的浅沟,算是对这木犁的效用大致有了个了解,这才招手唤过已经傻眼的村正问道:“老村正,眼下村里可用的都是这种木犁?”
“啊!呃!嗯!”老村正被问得一呆,不知如何回答,到是他身旁的那个独臂青年却是伶俐,上前答道:“回君上话,村里还有一种石犁!”
“哦!石犁?取来我看!”吴狄大奇,不该呀!怎么有了石犁,却还用木犁?
青年急忙跑去田间取了两架石犁回来,只见他指着其中一架木色尚新的石犁道:“这是小人去岁帮村正做的。”
吴狄好奇之下,蹲下身来仔细观察,虽然这石犁不过就是把犁头部分换成了一块打磨过的石头,但就吴狄看来,这也算得上是一种技术创新了:“这是你做的?”
那独臂青年答道:“君上,小人前几年曾在公子虔将军麾下效力,到过魏境,见过魏人用这石犁耕田,卸甲之后,便寻思可否效仿!”
“好!”吴狄一听这青年居然只是见人用过便有这个心思复制了出来,而且此人还是大哥昔日麾下的军士,当下笑道:“效仿的好!你叫甚名字?”
“回君上,小人名叫王郅!”独臂青年单臂击胸,却是行了一个秦军军礼。
吴狄看得眼前一热,也自回了一个秦军军礼,然后却见随在一旁的数十村民,竟然其中有半数男丁也是单臂击胸回礼。想不到这么一个小小村落,竟然有半数男人都曾经当过兵,这显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退伍军人安置村。又抬头望了望这片被两座矮山环绕,一条小河横穿而过的山谷,以及谷地中这片怕有百十公顷的薄田,吴狄只感觉脑中一热,却是突然有了个想法。
“好!好王郅!”吴狄几步上前拍了拍王郅的肩膀,又向老村吩咐道:“村正,且召集村里人手,收了今日活计!将村人汇聚一堂,本公子有要事相商!”
“嗨!”老村正击胸一礼,向身后村民扬声道:“君上有命,歇活归家咧!”
一行人来至村里,早有吴伯将白荷安置在了村长家中。吴狄步行入村,却见这村落建筑在一处靠山的山阳地上,全村老幼近三百口人,竟然只有稀稀落落的三、四十栋泥墙土屋。即便是村正家中正房的房顶上也无片瓦,只有糊了一层黄泥的茅草。
如此房屋,怎能熬过去年冬天的严寒,和今年早春的两场大雪?
村正房中无窗,自然是不能作为议事之地,所以只有让吴伯在院落当中摆上地席,待村正寻来十数位村老来后,吴狄已在心中计划揣思了几个来回。
众人坐定,吴狄便开口问道:“老村正,这村中耕地几何?壮丁几何?”
老村正做答道:“村中耕地共有三百六十余亩,其中好田只有百亩,其余皆是薄田。另有壮丁四十三人,残丁三十五人,妇人近百五十口,幼童五十余。”
残丁也就是王郅这样的伤残军人,一个三百人的村落,竟然就是一个男少女多的局面,这也怪不得古代人推崇三妻四妾了。
吴狄听了之后,心中自有计较,再问道:“田产如何?税赋多少?”
老村正也不细想,张口便答:“好田若是天佑,至秋每亩可打两担粮食,薄田可得一担有余。税赋向来便是五五,大前年夏涝,老君上便减免了一成,至今按的是四六。”
听了这话,吴狄释然。本来吴狄就知道古代的税赋之重,这秦国的税赋看起来还不算过于苛刻,其时虽然秦国的律法还认可则井田制度,并且一些偏远地方的领主、国主和掌又土地的贵族们已然在实行着井田制度,购买大量的奴隶的耕作。但在一些土地条件比较好的地方,井田制度基本已经逐渐的被自然废除,原因是实行井田制的土地出产与让领地庶民自由耕作的土地出产,两者之间的差距根本是不成比例的。日后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不过是将这个井田制度在法律条文中完全的废除,近而提出了一种更为先进的农耕制度而已。
基本上按照这个三百多口人的村落来说,每年所产的粮食应该在五百担左右。担又称石,是古代的计量单位,大约是现今的六十市斤至七十市斤之间。以每担六十五斤计算,赋税以后剩下的三百担粮食差不多合计有两万斤,再加上还能种上点小米和其他副食作物,又养殖有鸡鸭和羊,日子也还算过得下去。
当下吴狄唤吴伯来问道:“吴伯可知,五百担粮食以金计,所值几何,值百金否?”
“若是以金来计,便是粮贵之年,也不足百金!”吴伯略为思考,确实肯定答道:“现今粮价计,至多六十金。”
吴狄听后心中自有计较,又不咸不淡的问了村正和众村老一些当地物产和风土人情之后,却是一整面容,肃颜道:“老村正及各位村老,本君有一事相询。”
众人齐齐拱手道:“君上但说,相询之言不敢当之!”
吴狄点头正色道:“本君欲以百金,租佃本村所有田亩,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啊吔!”众人齐齐都是一声惊呼,身为岐山封邑的岐山君,跑来租佃领下百姓田亩,此话从何说来。
一旁的嬴成也自忍耐不住,拱手问道:“主上不知意欲何谓?且身为君领,佃领下农户田亩,于礼不合呼!”
“呵呵!成先生莫急,可记得本君所言,便是礼数之事?”吴狄却是呵呵大笑,对一旁满脸困惑的嬴成笑道:“成先生莫非不记得我二哥的交代了,本君佃下此田自有用意,先生且试目以待!”
嬴成听闻吴狄搬出了秦公,捋了捋胡须后却是点头笑道:“原来如此!门下却是多虑了!”
吴狄却是冷笑一声,心中暗骂:“交代?哼哼!嬴渠梁那个狗家伙给的交代是要老子去了岐山之后别装逼,老实呆着装大尾巴狼,日后一待边关有了战事,便可将老子调回栎阳。当老子是傻逼么?还要待日后边关有了战事,便派我去帮你嬴渠梁打生打死打天下?我不晓得自己打?”
当下,吴狄说和了嬴成之后,却是把话来问村正和一众村老:“各位村老,本君欲习这农耕之术,这田亩到底佃是不佃?”
众村老面面相窥,面若苦桃,心中都是暗自思量这个新任的岐山君,莫非是要祸害庄家来做嬉戏么?
呆得半响,却是那独臂青年王郅一扯村正衣袖这便抢先拜道:“君上所命!莫敢不从!”
展开全部内容